• 唐朝杜甫著名人物介绍

    唐朝杜甫西南漂泊

    本名:杜甫,别称:杜少陵、杜工部等,字号: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以下是小编为您讲解唐朝杜甫西南漂泊,了解唐朝杜甫西南漂泊相关的人物故事、事迹,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唐朝历史人物,以及唐朝历史的发展动态,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佛法使人了解生命的真谛。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会慢慢的消失成为过去。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历史仅仅是历史,具体真实性,就算是历史学家也未必能说的真明了,因为,本站的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的观点;

  • 唐朝杜甫著名人物专题,唐朝杜甫西南漂泊,唐朝杜甫历史事件

  • 唐朝杜甫西南漂泊

    乾元二年(759)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广德二年(760)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近两年。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辞了职。这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很苦,他说:“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狂夫》)“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他用一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困苦,他说他的孩子那种还没有懂事的孩子不知道对父亲很尊重,不知夫子礼,饿了的时候不管是不是爸爸,是不是要遵循父子之礼,饿了就吵着要饭吃,在东门外号哭,到了秋风暴雨之中,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广德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经嘉州、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大历元年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了一些劳动。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 推荐阅读

    【备注:唐朝杜甫西南漂泊,对历史的爱好者而言,很多历史事件、历史故事、历史文化等历史知识方面的积累,需要平时日积月累,多闻、多思;敬请顺便了解以下“推荐的历史常识”,利于增长智慧;】

  • 古名:孙歆。

    籍贯:扬州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

    生年不详,死于吴天纪四年,即公元280年。

    东吴武将,骠骑将军,吴郡富春人。官至乐乡督。

    父亲:孙邻。

    兄弟姐妹: 孙震,孙苗,孙旅。孙述,孙谐

    相关人物:孙皓,张悌,伍延,王濬,杜预, 周旨,伍巢

    详细点击:【三国:孙歆】

  • 韩滔人物出身

    韩滔是东京人氏,早年曾应武举,使一条枣木槊,人称百胜将,官拜陈州团练使。

    韩滔投降梁山

    梁山军攻破高唐州后,高俅保举双鞭呼延灼为大将,征剿梁山泊。呼延灼推荐韩滔为正先锋,统领前军,又以颍州团练使彭玘为副先锋,催督后军。

    韩滔首阵与秦明交战,战了二十余合便感到力怯,在呼延灼的掩护下退走。副先锋彭玘却被扈三娘生擒,投降梁山。

    呼延灼以连环马大胜梁山军。后来,梁山请来金枪手徐宁,教演军队使用钩镰枪,大破连环马。韩滔在乱军之中被刘唐、杜迁擒获。宋江亲解其缚,以礼相待,彭玘也在旁劝说。韩滔遂投降梁山。

    韩滔大聚义

    宋江继任梁山寨主后,在忠义堂周围设立四座旱寨。韩滔坐镇后军寨,居第四位。大名府之战时,韩滔担任秦明的副将,在秦明与索超交战时一箭射中索超的左臂,使得索超败回本阵。

    攻打东平府时,韩滔出马迎战双枪将董平,后被徐宁替回。转战东昌府时,韩滔又与没羽箭张清交战,结果被张清用飞石打中鼻凹,逃回本阵。

    梁山排座次时,韩滔排第四十二位,星号地威星,担任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随呼延灼把守正北旱寨。两赢童贯时,韩滔在九宫八卦阵中镇守北方,与彭玘同为呼延灼的副将。

    韩滔南征北战

    梁山受招安后,韩滔随宋江南征北战,颇有战功。

    征讨辽国时,韩滔担任呼延灼的副将,攻破太乙混天象阵中的火星阵,并与彭玘一同擒获二十八宿将军中的柳土獐雷春、翼火蛇狄圣。

    征讨田虎时,韩滔与卢俊义、秦明、宣赞、郝思文、彭玘一同兵出汾阳城,大败田彪,杀死索贤、党世隆、凌光三将,追奔十里,后镇守介休县。而在简本水浒中,他还曾斩杀金乌岭守将宋延。

    韩滔惨烈结局

    征讨方腊时,韩滔随关胜攻常州。他与守将金节交战,却被高可立放箭射中面颊,负伤落马。张近仁抢上,一枪刺中韩滔咽喉,将韩滔刺死。韩滔是梁山战死的第四位将佐,后追封义节郎。

    详细点击:【宋朝:韩滔(水浒传百胜将军)】

  • 曹操临终前,留下《遗令》说:“我的婢妾和歌舞艺人都很辛苦,让他们住在铜雀台(遗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二十公里邺城遗址内),好好安置他们,在台正堂上放六尺床,挂上灵帐,早晚上食物供祭,每月初一、十五两天,从早至午,要向帐中歌舞奏乐。你们要时时登上铜雀台,看望我西陵的墓地。余下的香可分给诸夫人,不用它祭祀。各房的人无事做,可以学着制作带子、鞋子卖。”

    后以“分香卖履”喻临死不忘妻妾,唐朝诗人罗隐在《邺城》中写到:“英雄亦到分香处,能共常人较几多。”宋朝才女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曾言:“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

    详细点击:【三国:曹操(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

  • 那人左足一点,抱了孩子便欲跃上屋顶,突觉肩头一沉,身子滞重异常,双足竟无法离地,原来张三丰悄没声的欺近身来,左手已轻轻搭在他的肩头上。那人大吃一惊,心知张三丰只须内劲一吐,自己不死也得重伤,只得依言走进厅去。

    详细点击:【元朝:玄冥二老】

  •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上世纪70年代,钟敬文教授主持16所高校民间文学教师编写的《民间文学概论》,从1979开始到1980年结束,前后经历的时间将近一年。据曾经参加这项工作的同志回忆,在这段时期,大家通过学习、讨论、试写(草稿)、试讲、改写(初稿)和集中修改等一系列过程,终于完成了这部暂时可以付印的稿子。尽管如此,钟敬文教授在该书“前言”中特别指出,“这本教材,从一开始计划编写起,我们就明确了它的内容和性质。它是一本供大学生学习用的‘引论’书,主要的任务是提出这门功课的一些重要问题和阐述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它不是专门的研究著作,也不是发表个人见解的专业论文。因此,在这本教材里,提出的只是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它所阐述的,相对地说也是比较稳定的知识。”严谨之风于此可见一斑。

    钟敬文先生学问深厚、品行高洁,是一位名符其实的教育家。在长达80年的教师生涯中,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的教育原则,始终重视民众教育事业。他将教育看作是人格学识提升的过程,对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责十分看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人才培养上,他有着独到之处,人品是第一看重的标准,其次才是学问,因此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材施教是他培养学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则,他根据民俗学学生来源不同学科、程度各异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为他们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确定不同的培养要求,力求使学生按阶段性目标不断进步,有效地促成了学生的成长。为了快出人才,出好人才,钟敬文先生将自己一生积累的教学、研究资料与研究心得无私地奉献出来,让学生去完成一篇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看到学生的论文受到学界好评,有的还获得全国性学术著作奖,他感到由衷的喜悦。钟敬文先生一向重视少数民族民俗学人才的培养,在招收博士生时,注意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特别关心他们的成长,并鼓励他们学成之后回去从事本民族民俗文化的教学研究工作,他已为国家培养了包括蒙古、藏、彝、维吾尔、壮、朝鲜、纳西、满、鄂伦春、白、土家等民族的十多名高级研究人才,他们大多成为本民族文化研究的学术骨干。钟敬文先生在教育事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此他曾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1982)、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一等奖(1999)。

    详细点击:【近代:钟敬文(民俗学家、现代散文作家)】

Copyright jiaoli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6080363号 历史网。免责说明:本站历史知识,来自网络收集,并不代表作者的观点,仅供参考;

历史 历史网站 历史人物 别墅装设计 别墅设计 SEO优化 画册设计 巴西海运双清 卡压管件